DB34_T 563-2005 绿色食品(A级)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ID: |
F19AC4278EE3483096A207E29386C520 |
文件大小(MB): |
0.22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07-6-29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DB34,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34 /T563-2005,绿色食品(A级)辣椒生产技术规程,2005-12-14发布 2005-12-1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563-2005,目 次,前言,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产地环境………………………………………………………………………………4,5 生产技术管理…………………………………………………………………………4,6 病虫害防治……………………………………………………………………………8,7 采收……………………………………………………………………………………9,8 包装、运输、贮存……………………………………………………………………9,9 建立生产档案…………………………………………………………………………9,附录1………………………………………………………………………………………9,附录2………………………………………………………………………………………10,附录3………………………………………………………………………………………12,附录4………………………………………………………………………………………12 1,DB34/T563-2005,前 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繁昌县农委、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适用于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2005年12月14日首次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繁昌县农委、省菜办,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娴、刘才宇、徐义流、丁作坤、方银来、 吴祥,说明: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产品标签及进出货登记表是资料性附录,2,DB34/T563-2005,绿色食品(A级)辣椒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辣椒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辣椒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655-2002 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3.1 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定型设施。 3.2 塑料大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3.3 连栋温室 采用塑料薄膜、玻璃等透明材料覆盖,以钢材为骨架,二栋以上连在一起的大型保护设施。 3.4 多层保温棚和防雨遮阳防虫棚 3.4.1 多层保温棚 棚室内外增设二层以上覆盖材料的保温大棚。 3.4.2 防雨遮阳防虫棚 顶部覆盖薄膜和遮阳材料,四周增设防虫网的大棚,3.5 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和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3,DB34/T563-2005,3.6 苗床,专门用来播种、育苗的地方,3.7 营养土,专门配制用于育苗的土壤,4 产地环境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并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5.1.1 塑料大棚 矢高2m以上,跨度4m以上,5.1.2 连栋温室 单栋跨度6m~9m、脊高3m~4m。 5.2 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根据保护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含量高低而划分的土壤肥力等级。具体等级指标见附录1,5.3 品种选择 5.3.1 选择原则,春季大棚栽培:应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低温弱光、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早熟品种。 秋季大棚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高温、优质、结果集中、生长势强、后期耐寒、高产的品种,露地栽培:要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5.3.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5.4 育苗 5.4.1 播种前的准备 5.4.1.1 育苗设施 春季栽培采用大棚育苗,秋季栽培采用遮阳防雨棚育苗。采用穴盘育苗和营养钵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5.4.1.2 营养土 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砻糠炭、复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4,DB34/T563-2005,约60%,pH 6~7,速效磷40mg/kg,速效钾120mg/kg,速效氮80mg/kg,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5.4.1.3 播种床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 5.4.2 种子处理,5.4.2.1 种子消毒,先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秋冬季节:1d;夏季:早晨或傍晚2……
……